1.关于外国作家的作文素材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
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
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2.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例文:
人生需要缺口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这或者那的缺陷,但这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借口,甚至可以利用它助我们一臂之力。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人生需要缺口,因为它会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没有谁能够拥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我们的人生过程就如罗丹们进行的雕塑过程,只有选定一个缺口,不停地敲敲打打,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有令人惊叹的成果。只有人生存在缺口,我们才能不断被完善、被改进,不断提升自己,创造人生的价值。唯有人生存在缺口时,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尚有不足之处,如此以来,我们便有动力去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人生需要缺口,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巴尔扎克有一个癖好,只用有缺口的杯子,买了新杯子,他会用调羹,在杯子上轻轻敲出一个小小的缺口,巴尔扎克用有缺口的杯子,是想提醒自己,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这些作品上都有一个缺口,以此来激励自己,写下一部将这个缺口补上。或许很多人都追求完美,认为有缺陷不好,但其实不一定,缺陷有时也是一种激励你的力量。
人生需要缺口,那是我们意志的磨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歌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人生道路是漫长的,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我们总得与挫折为友,与磨难为伴。只有人生存在缺口,我们才会努力去弥补它。困难、挫折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有更多的勇气去迎接更多的挑战。人生中面对的失败就是一个缺口,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只让我们往前踏进了一小步,而失败才能助我们走得更远。我们人生需要挫折,需要磨难。
人生需要缺口,那是我们成就自身的过程。沉香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材,是高级的香料。有一种树叫沉香,但它不会直接产生沉香,为了得到沉香,当地农民用力在沉香树上砍出缺口,树脂顺着伤口溢出,覆盖在伤口表层,不久,伤口处结成一层厚厚的痂,过几年,农民把痂取下,就是沉香。我们的人生道路如同沉香的形成过程。我们要为人生留出一个缺口,将人生中所遭受的疼痛当作是一种磨练,不被疼痛所击倒,最后才能成就自身。为人生留出一个缺口,我们才有动力去面对未来的生活,才有信心去挑战生活中的磨难。
人生需要缺口,这个缺口将使我们更强大。因为缺口的存在,我们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受到鼓舞,巴尔扎克用缺口的瓶子提醒自己需要写下一部作品将缺口补上,而我们的人生也需要一个缺口才能激励自己。
为我们的人生留一个缺口吧,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在审题立意上比单则材料作文更难把握。首先,要能正确分析材料,弄清每则材料的主旨:第一则材料是写巴尔扎克寻找缺口,正视缺口,通过缺口的弥补来提高,作品得以大成;第二则材料写沉香树被砍出缺口,在弥补缺口时,沉香这种香料出现,沉香就是补缺口的结晶。其次,从整体上把握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辨析材料的异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挖掘材料蕴涵的意义。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不难发现,“缺口”是两则材料的契合点,两则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缺口”,并且都是指向“缺口”的积极意义——“缺口”能激励出新的作品,“缺口”能产生名贵的沉香。可见,两则材料的内涵是相同的,即正视缺口,划开缺口,缺口能积淀出成功与收获。最后,从材料的共同点入手,有的放矢,准确提炼出观点。围绕“缺口”,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可以这样立意:直面缺口,寻求成功;有一种缺口叫收获;人生需要缺口;在缺口处突破;缺口创造美丽等等。另外,把“缺口”的含义引申为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苦难、磨难等,谈它们与人生成功的关系也可以作为写作的立意点。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都会经历人生中的失败、挫折、苦难、磨难等,如能正确认识、对待它们,则将会成为我们成功的动力与源泉。
3.关于巴尔扎克文学家资料400字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他之前,法国小说一直未能完全摆脱故事的格局,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力都有一定局限。巴尔扎克拓展了小说的艺术空间,几乎无限度扩大了文学的题材,让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仿佛与文学的诗情画意格格不入的东西都能得以描绘。他借鉴了其他文学题材的特点,把戏剧、史诗、绘画、造型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小说创作中,在西方文学史上第一次如此巨大的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技巧。批评家泰纳称赞他道:“真正使他成为哲学家,而且超乎一切伟大艺术之上的,是把他的所有作品,连合成一部作品,部部作品都是互相连接,同一个人物重复出现,而彼此关联……从来没有艺术家聚积了这么多的光辉于其所要描写的人物,而且从来也没有这样的完美……巴尔札克之所以真正伟大,就在他握住了现实,而且握住了全体,他的伟大的系统,又把他的绘画有力地统一起来,忠实而且有趣。”
巴尔扎克对现实主义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他以“编年史的方式”描写逐年描绘上升中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他所创造的人物高老头、葛朗台、高布赛克、拉斯蒂涅、吕西安、贝姨、伏托冷等等几乎已经成为文学史不同类型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样板形象,对以后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人物虽然都很典型,却并不如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一样僵化,而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4.关于巴尔扎克文学家资料400字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
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他之前,法国小说一直未能完全摆脱故事的格局,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力都有一定局限。
巴尔扎克拓展了小说的艺术空间,几乎无限度扩大了文学的题材,让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仿佛与文学的诗情画意格格不入的东西都能得以描绘。他借鉴了其他文学题材的特点,把戏剧、史诗、绘画、造型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小说创作中,在西方文学史上第一次如此巨大的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技巧。
批评家泰纳称赞他道:“真正使他成为哲学家,而且超乎一切伟大艺术之上的,是把他的所有作品,连合成一部作品,部部作品都是互相连接,同一个人物重复出现,而彼此关联……从来没有艺术家聚积了这么多的光辉于其所要描写的人物,而且从来也没有这样的完美……巴尔札克之所以真正伟大,就在他握住了现实,而且握住了全体,他的伟大的系统,又把他的绘画有力地统一起来,忠实而且有趣。” 巴尔扎克对现实主义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
他以“编年史的方式”描写逐年描绘上升中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他所创造的人物高老头、葛朗台、高布赛克、拉斯蒂涅、吕西安、贝姨、伏托冷等等几乎已经成为文学史不同类型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样板形象,对以后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人物虽然都很典型,却并不如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一样僵化,而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5.作文,巴尔扎克破口正反例子
巴尔扎克是法国着名的文学巨匠。他与一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趣事。
一天,一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着一本破旧的讲义问巴尔扎克:“大作家,你给我瞧瞧,这小子有没有天分,未来是否是块当作家的料?”巴尔扎克接过讲义后,认真地看了看,胸有成竹地说:“嗯,这小子天赋不高,灵气未几,凭这很难当作家。”
老太太听后,发自心田地笑道:“好小子,我认为你们当作家的啥子都懂,没想到,你连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学作文都看不出来!”巴尔扎克也不禁笑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老太太竟是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学老师。
巴尔扎克的判断显然是错了,因为他只看到了孩子的基础,却轻忽了孩子未来的起劲。不论什么人都不可能一出世就名扬天下,誉满全世界。巴尔扎克在成名以前,他写的那些文稿不断地被退了归来,他陷入困境,负债累累。最艰苦的日子,他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水。但是他挺乐观,每当就餐,便在桌上画上一只只盘子,上边写上“喷鼻肠”“火腿”“奶汁食品”“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
正是在这段最为惆怅的日子里,巴尔扎克破费了700法郎,买了一根镶着绿玛瑙的粗大拐杖,并在拐杖上刻了一行鞭策本身的字:“我将破坏一切停滞。”正是这句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座右铭,支持他渡过了因难关口。后来,柳暗花明,他果然成功了,成为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巴尔扎克的功课和拐杖,又一次证了然无数成功人士相信的箴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6.介绍一下巴尔扎克的生活经历、创作经历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作家。
1799年5月20日生于图尔市,1850年8月18日卒于巴黎。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
生平 巴尔扎克幼时在教会学校读书。1814年到巴黎,先在寄宿学校上学。
1816年学习法律,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办事处当见习生和书记。因酷爱文学创作,又去巴黎大学文科旁听,并获文学学士称号。
1819年起决定从事文学创作,写过诗剧,与别人合写或独立撰写一些小说,均未获得成功。1825年开办印刷厂 ,最后破产,债台高筑。
在这期间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各个领域都作了研究,形成了唯物论的世界观,但也夹杂着唯灵论成分,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素材。 1828年夏季开始,巴尔扎克决定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揭开了《人间喜剧》的创作序幕。
1829年,他发表了描写旺岱地区共和国军队扑灭保王党叛乱的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后编入《人间喜剧》,改名为《舒昂党的人们》),这是第一部以他真名发表的严肃文学作品,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2年后,他又发表《驴皮记》。
1829~1848 年是巴尔扎克文学事业的全盛时期。 他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作品构成一个整体,要真实地深刻地“再现自己的时代”,使之成为一部通过形象来表现的历史。
他把自己的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个部分,合称《人间喜剧》。 作品 《风俗研究》是 《人间喜剧》的主干,从各个不同角度全面反映法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极为丰富。
根据小说的不同侧重点,又分为6类:《私人生活场景》、《 外省生活场景》、《 巴黎生活场景 》、《 政治生活场景 》、《 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包括 32 部小说 ,着重表现人们因生活经验不足或感情弱点酿成的错误与不幸 ,主要有《高布赛克》、《 夏倍上校》、《高老头》、《 无神论者做弥撒 》、《三十岁的女人》等。
《外省生活场景 》包括17部小说,着重描写因野心、欲望、自私自利引起的冲突,主要有《都尔的本堂神甫》、《欧也妮·葛朗台》、《比哀兰德》、《搅水女人》、《幻灭》等。《巴黎生活场景》共有20部小说,着重描写由于人心的衰老、腐化,恶的欲念代替了一切真诚朴素的感情。
主要有《费拉居斯》、《赛查·波罗多盛衰记》、《纽沁根银行》、《贝姨》、《邦斯舅舅》等。《政治生活场景》共8部小说 ,主要有《一桩无头公案》、《阿尔西的议员》等。
《军队生活场景》有32部小说,主要是《舒昂党的人们》等。《乡村生活场景》共5部小说,主要有《乡村医生》、《农民》等。
《哲理研究》探讨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原因,包括27部小说 ,比较重要的有《 驴皮记 》、《 无人知道的杰作 》、《对于绝对的探求》、《改邪归正的梅莫特》等。《分析研究》意在从人类自然法则出发,分析社会的不合理状态。
这一类作品完成不多,仅随笔集《婚姻生理学》等几部。 巴尔扎克从1829年开始创作《人间喜剧》,到 1848年,其间经过20年 。
从创作发展道路看,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①1829~1835年,是他的创作走上成熟的时期,这期间,一共写了40多部,大都是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前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初期法国的外省生活,塑造了在法国大革命变动中发迹的资产阶级人物,特别是刻画了一个狡狯、贪婪、吝啬的暴发户的典型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后者是巴尔扎克最知名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复辟王朝的社会状况,以高老头的父爱反衬出金钱的罪恶,尤其刻画了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的典型。②1836~1842年共写了30多部作品。
其中最重要的是《幻灭》 ,它深刻反映了复辟王朝时期尖锐的阶级对立和党派斗争 ,还描写了经济领域的自由竞争吞并现象。③1843~1848年。
当时正是七月王朝末期,阶级斗争十分尖锐,社会腐败日益明显,因而,七月王朝的现实便成为他作品中正面描写的重大题材。代表作《农民》是一部直接描写农村阶级斗争的长篇小说。
它通过复辟王朝时期农村中资产阶级联合农民同返回农村的贵族地主进行较量,终于把贵族赶走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法国农村发生的变化。这一阶段另一部代表作《贝姨》通过对好色的于洛男爵和暴发户克勒凡的刻画,及对七月王朝社会现象的广阔细致的描绘,抨击了七月王朝腐朽的本质。
《人间喜剧》共包括90多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出现了2400多个人物,触及到社会各阶层,包括资产者、贵族、野心家、政治家 、司法人员 、军人 、教士、艺术家、农民、工人、科学家、职员、警探等,被称为“ 社会百科全书 ”,为世界文学史所罕见。恩格斯认为《人间喜剧》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称赞作者“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 ’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恩格斯还说,巴尔扎克的“伟大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
成就 巴尔。
7.巴尔扎克的资料
巴尔扎克
(Honore de Balzac 1799~1850)
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他带来巨大声誉,也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放下第一块基石,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四五十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转载请注明出处开心阅读网 » 关于巴尔扎克的作文素材